中新網上海12月20日電(樂少斌 李佳佳)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20日全面開工,這標志著上海虹橋商務區東片區綜合改造首個建設項目正式啟動。當天,機場集團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與參建的設計、監理、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舉行了簡樸的開工儀式。
本次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:一是對T1航站樓進行改造,從滿足旅客出行便捷舒適需求的角度出發,完善各類服務設施功能,提升航站樓的服務品質。二是在T1航站樓東側新建一個交通中心,包括一個可容納1200餘輛社會車輛的地下車庫和地下換乘大廳。三是市政一期工程項目的建設,包括新建迎賓五路、出租車地下通道、人行地下通道、出租車蓄車場等配套設施,形成進出T1航站樓的快速道路系統,方便旅客進出機場。
隨著上海的城市發展,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及其所在的東片區,已顯露出功能上以及與周邊區域發展規划上的不適應。主要表現在航站樓流程和設施佈局不適應旅客和航空公司發展需求,且設施老舊、安全運行冗餘度低;T1航站樓所在的東片區與現代航空服務業集聚的區域發展定位不匹配,資源價值未充分利用,作為虹橋商務區內集聚航空資源和航空商務功能的特定區域,其商務資源價值尚未有效發揮;市政基礎設施老化且長期超負荷運轉,東片區道路、給水、排污、電力、通信、燃氣等設施建成年代長,設計等級低,長期超負荷運轉,與需求和周邊區域反差大。
為此,實施虹橋機場T1航站樓及市政配套設施的改造,進一步提升T1航站樓航空運輸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,徹底改善區域商務環境,從而引領和帶動整個東片區建成現代航空服務集聚區,強化和完善虹橋商務區整體功能變得非常迫切。
為保證改造期間虹橋T1航站樓正常使用,本次改造分階段進行,首先進行A樓改造,預計2016年年底完工並投入使用;隨後,2017年1月開始B樓改造,預計該年年底可完工;交通中心和市政一期(道路及配套工程)預計2015年三季度開工,預計2017年中完工。整個改造工程預計需歷時三年。
此次改造,不涉及虹橋機場T1、T2兩座航站樓的功能定位調整,不增加年旅客吞吐量設計能力。T1的功能定位仍然是國際航班備降和為兩國(日本、韓國包機)三地(港、澳、台)航班及國內航空公司航班運行提供保障,年旅客吞吐量設計能力為1000萬人次。
T1改造後,整個虹橋T1航站樓區域外部空間環境與建築形態一體化,候機空間明亮、舒適,整體面貌煥然一新;旅客服務設施更加充裕,進出港旅客流程更加便捷;集軌交、公交、出租一體的換乘中心與航站樓零換乘,大大縮短旅客步行距離;設置文化展示廣場和長廊,多層次傳承歷史發展印記和特色文化;結合建築特點,重點利用自然通風、採光,力求低碳綠色運行。
此前,為保障在改造期間T1航站樓正常運行,方便旅客出行,於今年9月底完成了T1航站樓B樓的適應性改造。11月6日起,原在T1航站樓A樓運作的春秋航空搬遷到B樓運營,A樓已全部騰出,通過上海機場和春秋航空公司的共同努力,一個半月的運行下來,整體情況平穩有序,旅客反應良好 (原標題: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全面開工)
- May 09 Sat 2015 11:36
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全面開工